Search


【狗仔回憶錄3】黎智英的管理秘笈

───「黎十條」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狗仔回憶錄3】黎智英的管理秘笈

───「黎十條」
***
大約十年前,我去一家商業性的週刊應徵某職位。

在咖啡廳裡,年輕的總編輯看著我準備的簡要履歷說:「康XX,我不懷疑你的能力,但看你換這麼多工作,不是耐挫力差,就是沒有職場目標吧!」

我當然抵死否認,強調經過人生一番波折與探索,我現在終於找到自己未來要全心投入的目標了──你猜的沒錯,這目標就是當時要應徵的工作內容。

其實,那時我心裡的OS是:太準了吧!只是我不是耐挫力差「或」缺乏職場目標,而是兩者都有啊!

至此,我開始對女性主管心存敬畏,總覺得她們比男主管更想、更會洞察人心。

好吧,以上是題外話啦。

我進入該週刊時,該週刊的聲勢可謂日正當中,總編輯急切地想將「成功」模組化,大力推動編輯流程的「SOP」化。

儘管自己的雜誌做得更成功(賺更多錢),年輕的總編輯依然對《壹週刊》心存敬意。當時,從《壹週刊》出來的高階編輯不多,總編輯希望我多談談《壹週刊》的作業模式。

她說:「《壹週刊》組織這麼龐大,應該有很多書面的作業指南吧?」

我實在想不起來,《壹週刊》有什麼書面作業資料,只好回說:「我在那裡三年,就發了一張我們稱為『黎十條』的A4紙。」

「黎十條!」對標題語言一向十分敏感的女總編輯一聽,興致很高,要我趕快拿給她。我當然曉得她會失望的,因為兩派的管理路數根本不同嘛。果然,我印一份給她,就再沒下文了。

但我還是覺得「黎十條」是黎氏管理的精髓,在《壹週刊》風雨飄搖之際,尤其值得整理,分享有緣人。

***

1.「簡單」是邁向成功的關鍵。永遠要讓我們的工作事項保持單純。當一再去除複雜,簡單就會讓難解的變得易懂。

2.「聚焦」是簡單的極致。要問自己如何少做一點,而不是多做一點。做的越少就越聚焦;越是如此,越能獲致成功。

3.工作者首要的功課是「承擔」。承擔是任何事情的起始,而成長則是我們做任何事的收穫。承擔讓我們得以成長。人只能從錯誤中學習,而沒有承擔就沒有錯誤,自然也就沒有任何學習和成長的機會。

4.「謙卑」讓我們從知識中汲取智慧,「傾聽」讓我們從資訊中學到知識。謙卑敞開我們的心靈、傾聽讓我們得以了悟,而這正是溝通的關鍵。

5.「真實」是最大的力量,「誠實」是最佳的策略。真實激發信任,誠實帶來自信;而信任與自信的結合,就構成我們最大的工作動力。

6.我們一切所為,都是為了解決問題,而不是為做而做。僅僅為做而做,不會帶來任何價值;惟有解決問題才能帶來價值。如果讀者覺得我們的文章無聊、乏善可陳,那我們就有責任解決他們的問題。

7.讀者(顧客)的問題是我們工作的導向。當開會時,永遠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:我們開會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?再來要問:這問題和我們的讀者(顧客)有關嗎?如果無關,那就不用開這個會;因為,無關於讀者(顧客)的會議,都是不重要的會議。

8.「新鮮」讓我們的產品得以銷售,而「創新」就是要讓我們的產品永保新鮮。我們必須隨時經由「嘗試錯誤」來保持產品的創新與新鮮。創新不是已知的知識的再運用,而是發現新的;而惟有「嘗試錯誤」才能發現什麼是新的。

9.每個改正的錯誤、每次解決的問題,都是我們前進的一小步。隨時發現我們有什麼錯誤是十分重要的,錯誤和問題是我們珍貴的資產,因為他們是進步的基石。

10.人材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,而時間是人材最珍貴的寶藏。浪費時間就是浪費人材,所以我們必須對時間十分謹慎,我們必須為會議作好 準備。時間管理,正是我們最重要的管理。

(PS.本人英文粗疏,附上原文,意者自得其意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編輯」,當然值得作為一種志業來追尋,它既啟蒙世界,也發現了自己。
View all posts